html模版成都日報多媒體報刊
國欲強,先立人;市欲興,亦立人。

當前的成都,正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國傢中心城市邁進,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產業體系正從傳統產業主導向新興產業引領轉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更是第一資源。

前不久,成都“產業新政50條”新鮮出爐,來成都創業,在成都宜業宜居圓夢共創未來,已然成為時代的熱潮!



成都為人才成長提供優渥的土壤

申請商標流程

“雖然來成都才兩年多,但總覺得好像在這兒已生活瞭很久很久一樣。”正值暑期,校園人不多,約昂然教授采訪當天,他還在學院忙著。

和記者印象中總是一臉嚴肅的大學教授不同,昂然總是面帶微笑,讓人倍感親切。前不久,他剛榮獲全國僅23人獲得的“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傑出青年科學傢獎”。作為四川唯一一位獲此獎項的“安徽籍”科學傢,昂然對成都感情深厚。

“在新的時期,所有在蓉高校都緊抓歷史機遇,各自探索如何建‘雙一流’。”昂然認為,能夠支撐成都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已不是隻傳授知識點的老師,而是須適應啟發式講授、批判式討論、探究式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老師。人才必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傢重大需求開展研究、能夠產生顛覆性創新成果和變革性技術、提供高貢獻度智庫成果。

“成都要實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偉大目標,加快建設‘成都世界一流大學’進程很關鍵。”對於成都剛剛出臺的“人才新政”,昂然非常高興。

1981年出生的昂然通過“優秀人才引進”來到成都。說起成都的人才發展,昂然興致很高。他說,人才對於正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傢中心城市的成都而言,是最堅實也是最迫切的軟實力基礎。“去年,川大成功舉辦120周年校慶,全面開啟瞭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進程,為培養人才奠定基礎。而川大獲批成為全國高校首批4個國傢級‘雙創示范基地’,更是在推動成都發展的同時,為人才成長再添一把沃土。”昂然舉例說。

“貫徹實施人才強校、人才強市戰略事關成都長遠發展百年大計。成都需構建‘立體化、多維度、全過程’的人才工作體系,使更多的人才脫穎而出、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逐步形成充滿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蔚然之風。”昂然覺得,成都市已經對在蓉高校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成都出臺瞭各項政策吸納良才,而他也將作出自己的貢獻,努力融入成都這個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輩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搞科研有條件哪裡都可以做,但是談生活就一定要選擇‘對的’那座城。”2015年,昂然結束瞭7年的留學生涯,並取得當年全球隻有9人才拿到的新加坡千年基金會博士後獎學金,也成為當年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獎學金的184名外國研究員之一。回國時,昂然同時收到瞭來自成都、重慶、武漢和南京等地高校提供的工作邀請。但他沒有任何糾結,毅然決然地來到成都。

“縱觀全國,我個人一直認為,成都是最最最具有活力的城市!”談起為何來到成都,昂然激動地用瞭3個“最”來表達對成都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這裡不僅開放包容,而且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十分宜居宜業!”

“都說成都是一座來瞭就不想走的城市,的確,我已沒法用語言來表達對其的深愛瞭。”昂然熱情歡迎全球各地的人才來蓉,他相信,這裡不僅創造夢想,還能實現夢想,這裡永遠都敞開懷抱讓人才感受到傢的溫暖。昂然也表示,自己要留在成都,為成都作貢獻,再也不會離開成都!



在成都創業 有機會做到全國第一



走進龍淼位於青羊工業總部基地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充箱盈架的書籍和墻上“隱忍”兩個大字。“隱,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就是要忍得住沖動。”龍淼告訴記者,這是從事農業所需要的品質,這也是他創辦尚作以來所秉持的理念。

這其實是龍淼第二次創業。在尚作之前,龍淼曾在25歲時創辦一傢IT企業,其後也曾加入房地產公司。“決定第二次創業時我已經35歲,因此想做能把之前經驗運用上的行業。”經過一年的調研,龍淼決定進軍農業,“農產品品質得不到保證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它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都是碎片化的,不利於大資本的流入,而房地產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經驗我覺得可以運用在農業上;其次,我認為,用農業+互聯網的模式來運作,對農產品的產銷都是很有幫助的。”

2010年,尚作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采用自己承包土地種植的形式以確保農產品質量,然後通過會員預訂來確定種植農產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把我們的產品理解為是針對普通消費者的‘特供’。”經過7年發展,尚作的會員數量已達到兩萬,年銷售規模達到兩億元,尚作也已發展成為行業內的領頭羊。

談到企業的快速發展,龍淼說,這和成都的特殊環境密不可分。“四川本身就是農業大省,在成都創辦從事農業的公司,有利於利用全省的資源。成都的經濟基礎也為公司提供瞭大量消費者,這是我們能快速發展的一個有利條件。”

“不隻農業,成都的獨特環境對很多行業的創業者都有幫助。”龍淼說,成都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成都創業,方法得當,可以充分利用整個西部的資源,而且成都有大量高新技術人才,成都對招商引資歷來也非常重視,來成都創業機會很多。



來成都 圓自己的創業夢想



7月的成都,驕陽似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綜合氣象觀測場旁,30歲的王強和團隊成員認真地調試著他們自主設計研發的便攜式移動氣象站。

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後,王強就職於國傢氣象局。在上班過程中,他經常接到服裝企業和船舶公司的電話,希望能夠為他們提供各種精細化的氣象服務。

“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意識到精準氣象服務的重要性,並且國傢也逐步放寬社會企業進入氣象行業服務領域的條件,我覺得創業時機到瞭。”王強告訴記者,他是山西人,一直很懷念在成都度過的4年大學時光。上班時,北京的地鐵站,“成都 都成”的創新創業廣告深深地吸引著他。最終,王強決定回到學校,圓自己的創業夢想。

依靠學校提供的實驗條件和辦公場所,王強註冊成立瞭拏雲公司,並和團隊致力於氣象監測設備研發及生產,提供行業專項氣象服務。經過近3年的努力,一款便攜式移動氣象站於2015年研發成功。去年,這個產品先後獲得第十屆成都市青年創業大賽高校組一等獎、第二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四川省銅獎,並亮相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氣象裝備和服務展”。

便攜式移動氣象站依托“互聯網+氣象監測系統”,能為農業、旅遊、航海等相關企業提供氣象精細化服務,可以精確監測半徑5000米內的氣象要素,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移動等優點。另外,便攜式移動氣象站除瞭能收集溫度、濕度、風向、風速、大氣壓強、降雨量六項基本氣象要素外,還能根據企業或個體需求,可擴展監測能見度、紫外線、二氧化碳濃度等其他氣象要素。今年,便攜式移動氣象站將正式走向市場。目前,該設備已在天府新區合江鎮的草莓基地落地,並成功為成都的冬草莓產業提質增產作出瞭貢獻。



這一次要在成都留下來

台灣商標註冊查詢

來到金堂淮口鎮,一排排沿沱江而建的歐式建築便映入眼簾。這裡是科瑪小鎮,成都巴莫科技公司就在這美麗的建築裡辦公。得知記者來訪,巴莫公司的副總經理楊巨生放下手裡忙碌的工作與記者聊瞭起來。

2015年11月底,巴莫在成都市(金堂)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內開工建設,楊巨生也從天津來到金堂。巴莫2015年7月簽約,8月份註冊,11月底開工建設;2016年3月,一號廠房主體建設完成,7月底投產,12月產值達到2億元……從天津來到金堂,楊巨生一步步看著巴莫科技項目創造瞭驚人的成績。

“我們的工廠一期占地170畝,建成年產15000噸高品質正極材料生產線。”從楊巨生的介紹中,記者瞭解到,巴莫科技公司是我國第一傢實現鋰電池正極材料批量出口韓國多傢知名鋰電池廠傢的供應商。佈局金堂的動力電池及高端3C電子用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是結合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突出研發、智能制造的發展要求建設的,是目前國內投資規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端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基地。

在天津,巴莫已發展成為一傢實力很強的節能環保企業,為什麼選擇來成都發展?楊巨生說,當初選址時,他們在全國各地考察瞭很多地方,平衡各項因素後,最終選擇成都,落戶金堂。除瞭金堂的電價優勢,公司更看重在這個地方的後續發展。“特別是成都召開國傢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對我觸動很大,感到很振奮。”楊巨生說,隨著成都“東進”,巴莫在金堂也迎來瞭巨大的發展機會。

面臨機遇,楊巨生直言,他要加力加快發展,增加在金堂的投資、擴大體量,逐步把公司中心從天津轉移到金堂。“簽約時我們投瞭30億,占瞭500畝地,我們打算投資80億,再拿下500畝地。”楊巨生雄心勃勃地說,接下來還要擴大產能,爭取今年產值達到20億元,幾年後產值做到百億。

楊巨生告訴記者,這些年他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城市。這一次,他要在成都留下來。



在成都打造最好的兒童影視品牌



“我有一個夢想,要在我喜歡的城市做最好的兒童影視品牌。”尹亞楠說,這座城市就是成都。在北京從事兒童影視行業7年的尹亞楠,很幸運自己參與瞭萬千孩子的童年生活。除瞭影視,她也投身於有社會責任感的教育事業。

來成都後,尹亞楠在青羊區成立瞭幕唯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並邀請到瞭很多頂尖的經紀團隊。“我希望將在北京的成功經驗與成都本土文化結合為一體,打造成都首傢以兒童影視劇投資與制作、活動策劃推廣、藝人演出經紀、藝人綜合素質培養4個板塊,全方位立體式品牌運作的綜合型影視公司。”尹亞楠說。

“藝術的本質是回歸人性,藝術的學習以及演繹都是為瞭讓孩子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尹亞楠跟初創團隊一直強調的主旨精神。由於創業環境良好,公司在極短的時間內和CCTV老故事頻道強強聯手,打造央視首個兒童成長教育題材的紀錄片《少年行》。目前,公司在成都選出32名優秀的小朋友,將於十月份在都江堰完成拍攝。

尹亞楠告訴記者,她的幕唯影視在影視投資制作、藝人包裝宣傳的基礎上,打破瞭傳統選拔機制,用更專業、科學、人性的角度去選拔培養藝人,為影視傳媒行業儲備優秀的品牌藝人資源。公司根據當地的人文環境,重磅打造“川娃娃藝術團”,立志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首傢兒童藝術團體。2017年7月15日,首屆川娃娃藝術節在成都金沙劇場圓滿舉行,獲得瞭業界一致好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做精做大川娃娃藝術團是重中之重。

“成都是一座充滿溫情的浪漫都市,選擇這裡,我們起航夢想。”尹亞楠說,“對於創業者來講,公司未來的發展一定基於對這座城市的愛與責任。讓孩子們擁有更大的舞臺,讓孩子們獲得更高的素質教育,未來的路上我們全力以赴。”

祝蕭 本報記如何申請註冊商標台中者 趙榮昌 趙子君 白洋 李自強 粟新林 黃燕 攝影 胡大田 朱大勇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rrow
arrow

    ddv153p7z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